彩杏娱乐平台首頁

彩杏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修訂答記者問

發布者:劉成飛發布時間:2018-01-16瀏覽次數:297

1.社會各界對修訂普通高中課程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修訂的背景和意義?

  答: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這些要求必須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之中。

  二是解決高中課改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的需要。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導了十餘年的高中課程改革實踐🌡,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對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生的巨大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更高要求,還有一些不相適應和亟待改進之處👨🏽,需要進行修訂完善。

  三是推進與高考綜合改革相銜接的需要🕵🏻‍♂️。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對高中課程和高考改革進行統籌謀劃🦌,做好銜接。


2.為確保課程修訂達到預期目標👲🏻💾,修訂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則?

  答: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堅持了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基本立場,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中央有關教育要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源頭上把好意識形態安全關。

  二是堅持科學論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貼近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充分反映學生的成長需求。加強調查研究和測試論證,廣泛聽取不同領域人員的意見,重大問題向權威機構、權威人士谘詢,求真務實,嚴謹認真,確保課程內容科學👮🏿,表述規範🤓。

  三是堅持反映時代要求。反映先進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關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變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根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話語體系,努力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建設新成就。

  四是堅持繼承發展。對十餘年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進行系統梳理💇🏻♠︎,總結提煉並繼承已有經驗和成功做法🙇🏽‍♀️,確保課程改革的連續性。同時,發現並切實面對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修訂完善𓀎,在繼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使課程體系充滿活力。


3.這次修訂涉及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4門學科課程標准,修訂過程中主要開展哪些工作🙅🏼‍♀️🔧?

  答: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准的修訂💁🏽‍♀️,重點開展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廣泛深入調研。黨的十八大之後📑👩🏻‍🎤,教育部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課程實施情況調研🏑、國際比較研究等,特別是委托有關高校研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將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具體化🫱🏽、細化,為課程修訂提供必要理論基礎和現實依據。先後形成20餘份專題報告🌰,500餘萬字🦢。

  二是精心組織修訂🧙🏿。委托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簡稱“專家工作委員會”)遴選260多位專家成立修訂組,承擔具體修訂工作。加強統籌謀劃,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先後召開16次全體會議集中修訂研討👮🏼‍♂️。在全國選擇了19個省(市)4萬餘名學生對課標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進行測試。

  三是廣泛征求意見⛑。向各省(區🪴、市)和中央、國務院等16個部門以及課程教材專家征求意見🩰。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後,于2017年7月底將課程方案和標准送委員進行審讀。根據各方面的意見進行了修改❓。

  四是落實十九大精神👮🏿。黨的十九大之後👘,專門召開修訂組會議🫡,集中學習十九大精神🈁,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課程方案和標准進行了修改完善。

  五是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把關。課程方案和標准修訂完成後👨‍🦽‍➡️,按規定提交國家教材委員會全體會議審查。根據審查意見進一步修訂完善🟫,正式印發實施🧑🏻‍🦱。


4.看來課程修訂經曆了一個反複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請問對修訂結果是如何把關的?

  答:教育部專門成立了審議組,對修訂後的課程方案和標准進行了審議把關。

  課程方案審議組由來自教育學😏、心理學以及語文、數學等學科領域的40餘位學術造詣深厚🙌🏼、熟悉教育教學實際的專家學者,包括院士和資深教授組成。審議專家在個人審讀的基礎上,聽取修訂情況介紹,進行集體討論,形成審議意見。此外還邀請了國內德高望重的權威專家進行書面審議。審議結論認為,修訂工作實現了預期目標。

  課程標准審議組由179位專家組成💸,每個學科一個審議組,同時專門設立綜合審議組。學科審議重點對課標的思想性、科學性、系統性、適宜性和可操作性進行把關👾;綜合審議重點對相關學科橫向配合和各學段縱向銜接情況進行把關🧑🏿‍🎨。審議組高度肯定了修訂工作☘️。

  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專家工作委員會還組織對課程方案和標准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情況進行了專項核查。審議組認為,修訂工作抓住了關鍵、突出了重點、兼顧了全面。

  2017年12月初,國家教材委召開全體會議,審查通過了課程方案和標准。


5.請問修訂後的課程是如何具體落實十九大精神的?

  答:黨的十九大後🧑🏿‍💻,在之前修訂基礎上🤵🏿‍♀️,結合各學科性質和學生年齡特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融入課程之中🥧,主要新充實和強化了五個方面。

  一是強調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與法治”部分,要求學生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重要性。

  二是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思想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部分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轉化的意義等。

  三是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語文、曆史、外語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曆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堅守中國文化立場。

  四是強調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在地理👨🏽‍🦱、生物、化學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

  五是強調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數學等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了解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內容,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創意設計能力🗓,感悟和弘揚勞模精神。

  此外📻,在有關課標中還體現健康中國建設等要求💇🏻‍♂️,對課標中一些提法和表述也根據十九大報告做了規範。


6.與2003年頒布實施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相比,新的課程方案有哪些主要變化?

  答:一是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強調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不只是為升大學做准備,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准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考慮到高中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及升學考試要求👩🏼‍✈️,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了課程的選擇性,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規定學生所有科目都要學,達到教學基本要求👧;有特定學科潛力和發展需求的學生在相關科目上可以多學些、學得深些,做到發揮特長⚈、因材施教🧗🏼。

  三是強化了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從選課走班等新要求出發,進一步明確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增設了“條件保障”“管理與監督”內容,強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的責任。


7.請問新的課程標准有哪些主要變化🧏🏻‍♂️?

  答🗣:新課標在文本結構、內容及其實施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完善📣。

  一是在文本結構上,主要新增了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兩個部分,內容更全面,結構也更加完整,努力使標准從整體上有較大提升。

  二是在課標內容方面🤟🏼🌊,努力凸顯思想性、時代性和整體性等。各學科課標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內容♤;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新成就;更加關注學科內在聯系及學科間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間的脫節等現象。

  三是從實施需求出發🛃,強化指導性、可操作性🤶🏽💆。切實加強對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的具體指導。大部分學科增加了教學和評價案例、命題建議等💂🏿‍♂️🚴🏻‍♂️,便于准確理解和把握課標要義,確保課標能夠落地,有效發揮統領作用。


8.剛才您說到,新課標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各界比較關注,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答🫸: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各學科結合自身特點🤺🎟,豐富充實相關內容🌇。其中,語文課標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一是內容更全♊️。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強的同時🍣🍩,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將原標准“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

  此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如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


9.社會各界對革命傳統教育也很關注✴️🛠,請再具體介紹一下。

  答🖖🏽: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是本次課標修訂的又一個重點。語文👮🏿、曆史、思想政治、音樂等課標都結合學科自身特點,對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做了強化🧑‍🍼。

  如語文課標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做到了“兩個結合”💻。一是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在將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集中學習研討。二是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以及關于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同時👩‍❤️‍💋‍👩,鼓勵有興趣的學生精讀“一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專集”和“一部反映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偉大曆程的長篇文學作品”,撰寫研究報告或文學評論,“深入體會革命志士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奮鬥🥷🏻🔯、百折不饒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再如,曆史課標明確要求學生系統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曆程,“認識並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增設“老兵的故事”主題活動❤️,讓學生感悟在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為🚮,體會革命軍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10.各學科課標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請問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主要考慮是將黨的教育方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要求具體化、細化到各學科課程之中。長期以來,宏觀育人目標是明確的,中觀的學科育人目標比較籠統,容易造成微觀的教學目標只關注具體的知識學習。這次修訂🐜🌶,各學科凝練提出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後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並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目的是切實引導各學科教學在傳授學科知識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科思想、思維方式等,克服重教書輕育人的傾向🚽,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11.這次新課標為什麼補充了學業質量要求?

  答⚠️:這次增加了“學業質量”部分,明確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確立了新的質量觀,改變過去單純看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學業質量標准🚵🏿‍♂️,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要求🚴🏼‍♀️,因材施教,也為考試評價提供了依據。


12.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高考綜合改革,請介紹一下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的?

  答⚧:對人才培養而言,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是基本依據,考試招生是重要導向🦷,要把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有效聯動,形成合力🛴。這次修訂工作課程專家與考試評價專家共同參與、一起修訂🚵🏼‍♂️,確保兩者的銜接。

  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在教考關系方面,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在考試命題方面,各學科細化了評價目標,加強了對學科素養的測評指導⛩。在課程實施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綜合改革先行試點省份的經驗🕓,加強了對學校學生發展指導制度、選課走班教學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等方面的指導,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教學管理要求、條件保障措施等🦸🏽‍♀️。


13.下一步🧘🏼,對各地和學校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有哪些具體要求🗃?

  答:一是把准兩個方向。一要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注重培養青少年一代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和理性認同🦗,鑄牢理想信念🅱️、打好人生底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二要把握好反映新時代的改革方向,以修訂後的課程為抓手👨‍👦,著力發展素質教育,注重創新型人才培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要將修訂後的課程在政治方向、改革方向的要求落實到教材編寫、教學👎🏽、考試評價等各個育人環節之中🫰🏽。

  二是統籌兩項改革📧。這就是把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協調好。一方面要發揮好課程在人才培養和選拔中的統領作用🖖🏿,特別是強化考試內容與高中課程的關聯性,保證教、考👨🏽‍🍼🧑🏼、評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有效發揮高考改革對高中課程改革的正確導向作用,如推動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招生錄取中的使用,促使高中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等。

  三是抓好一個關鍵。課程實施涉及人員、資金和設備多方面因素,但最關鍵的還是師資隊伍建設。要根據課程實施的需要👨🏽‍💼,調整教師編制標准🚣🏿🚵🏻,配齊配足專任教師,滿足實行選課走班教學、指導學生發展等方面的師資需要。要加強教師👺、校長的全員培訓和研修🔜,使他們切實理解🚸、把握課程內容要求,增強教書育人與實踐育人的意識和能力。

文章來源|教育部官網💗。


彩杏娛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