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杏娱乐平台首頁

彩杏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中國學校體育》推薦閱讀︱季瀏:構建體育與健康學科育人的課程結構 ——關于《課程標准(2017年版)》課程結構的解讀

發布者:劉成飛發布時間:2018-05-12瀏覽次數:626

彩杏平台注册彩杏娱乐平台 -【彩杏娱乐科技赋能】让娱乐更有趣!  季瀏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准(2017年版)》][1]中所指的課程結構是由相互關聯的要素和部分組成的框架🈂️,主要由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與評價方式(情境創設與方法應用🧝‍♀️🙆🏽、學業質量、學習評價)等組成,體現出明確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設置的價值取向🧑🏽,即由傳統的偏重知識和技能的課程結構向重視學科育人的課程結構轉變,具體體現在學科育人的課程結構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引領,以必修必學和必修選學以及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為課程內容🌡,以創設複雜的教學情境和采用多樣化方法為教學方式,以評價學生的學業質量為階段性教學成果。以下對《課程標准(2017年版)》關于課程結構的設計依據和課程結構進行說明和分析🫶。


一、設計依據

(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

《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構建本課程,要有助于高中學生培養目標的達成🦌,並根據普通高中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所確定的原則等確立本學科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本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保證基礎、強調選擇👨‍🦽、關注融合👩、重在運用。保證基礎是指促進學生體能、運動技能和健康教育知識、技能與方法的學習和提高🥬,為終身體育和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奠定基礎;強調選擇是指重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習,深刻體驗運動中的成功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獲得個性發展;關注融合是指注重體育與健康教育內容、體能與技能以及學習與鍛煉🥺🧑‍🦳、比賽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重在運用是指將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運用到學習、鍛煉、競賽和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實踐能力。”

這裡需強調的是,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程的結構需要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准(2017年版)》的精神進行設計,理應為實現教育的目標作出本學科的更大貢獻👩‍🦱。上述強調的本課程的設計理念為保證基礎、強調選擇、關注融合🧑🏻👨‍👧‍👦、重在運用🧛‍♂️🧥。保證基礎,是因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屬于基礎教育,理應引導學生打好基礎🔋,但這裡所強調的基礎不是傳統意義上“三基”,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更不是強調只讓學生掌握單個技術的基礎,而是要為學生奠定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方面的基礎,只有能力🌎、行為和品德方面的基礎打好了🚵🏽,學生才可能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以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並有助于一生更好地發展🚣。強調選擇🙇🏽‍♀️,這完全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並能滿足其個性化發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隨著年齡的增大𓀎,學生的興趣愛好越來越集中,讓高中學生選擇項目進行學習,他們會學得有趣有效。同時,強調選擇,能夠較好地解決我國學生學了12年體育但一項運動都未掌握的現狀和問題🕕。關注融合💆‍♂️,不但因為體育學科屬于綜合學科👆🏻,受多種學科知識和方法的影響💁🏽‍♀️,還因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本身就包括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行為方式👩🏼‍🎨,體能與技能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學習與鍛煉、比賽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總而言之,體育與健康課程多學科、多方法的融合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重在運用,強調每一名學生學了體育與健康課程後🎖🛌,能運用綜合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如,選學了籃球,要會打籃球,而不是只會幾個單個技術;選學了技巧,要會做成套的動作🧔🏼‍♂️,而不是只會“成橋”、前滾翻等幾個單個技術👃🏻;選學了200m跑,要會快跑200m,而不是只會彎道跑等單個技術,等🙅🏽‍♀️。總之🏗,要引導學生在參與一項完整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體育品德❓。

(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的特點

《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的主要特點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本課程期望主要通過身體練習的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健康𓀄、全面的發展。因此👨‍🦽‍➡️,本課程的主體是運動技能學習和體能練習。同時🟫,為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行為,專門設置了健康教育模塊;為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將體育文化知識的內容穿插在運動技能和體能教學的過程中🤖。”

本課程的主要特點是身體練習🧛🏿‍♀️,這是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主要區別,而身體練習主要是體能練習和技能學練,那麼,本課程的結構和內容的設計就應該以身體練習為主。但僅僅強調身體練習還不夠🧀,還需要讓學生學習健康教育和體育文化的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和健康素養🚵🏿。其中,體育文化不作為一個單獨模塊進行教學,而是貫穿和滲透到體能和技能的學練中,或利用雨雪天氣進行室內教學。

(三)高中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

《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為了滿足高中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內驅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視基礎性與選擇性的有機統一,特別強調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因此,本課程充分體現了選項學習的特點🛋👲🏿,除了體能和健康教育兩個必修必學內容外,學生在高中三個學年的體育與健康學習中,可以根據學校課程開設運動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1~3項進行較為系統和全面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精🧑🏻‍✈️,培養運動愛好和專長以及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精神。”

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不一樣的🧑🏽‍🎄,盡量滿足他們各自的不同需求有助于他們更積極和主動地學習以及提高運動水平。當然,有的觀點認為,如果一個班50名學生有50種不同的需求,難道要開設50種運動項目讓學生選擇學習🆕?我們認為🛢,高中學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身心特征💅,他們對運動項目的興趣和愛好也會相對集中😭。退一步講💆,即使學生有50種不同的運動興趣和愛好🥐👰🏿,學校只能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能夠開設的運動項目讓學生進行選擇學習。此外🤵🏿‍♀️,運動項目之間雖各有特點🏃‍♀️,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學生全身心投入他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和鍛煉,就能夠培養其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結構設計要以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為依據。


二、結構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結構(圖1)。

圖1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

由圖1可見🧜🏿‍♀️,正如《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課程結構的特點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統領課程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即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評價等都緊密圍繞學科核心素養來設計和構建🧗‍♂️。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途徑不僅包括體育與健康課🗓,還有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活動和體育社團活動等。”

關于本課程結構💇🏻‍♂️,《課程標准(2017年版)》作了清楚的說明,不再重複,讀者可以認真閱讀🔮。本文只對其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加以說明和分析。

(一)為什麼用體能模塊替代田徑模塊

眾所周知↖️,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准(實驗)》)中,必修必學2個模塊分別是田徑模塊和健康教育模塊👩🏽‍🏫,為什麼《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將田徑模塊改成了體能模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選擇面向所有學生需要學習的必修必學內容必須是共同基礎🖇,所謂共同基礎就是學了這些內容後對學習其他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其中,體能既是學習和提高所有運動技能的共同基礎,又與健康息息相關👨🏼‍⚕️。如果學生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協調性、速度⚈、爆發力、靈敏性😂、反應時等體能水平提高了,其學習任何運動項目都會學得快、掌握得好;尤其是身體成分、心肺耐力、柔韌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等與健康相關的體能強的學生,其健康素質也好。俗話說“田徑是運動之母”🎷,但與體能相比,其共同基礎顯得遜色一些📣。說到田徑,人們一定是說某個人跑多快、跳多高或投多遠。但一般而言,百米跑得快的人未必鉛球投擲得遠,反之亦然,且各個田徑項目的專項技能要求較高,因此🤟🏼🌊,將田徑放于運動技能系列模塊中📟,讓學生進行選項學習更合適。

(二)為什麼允許學生學練同1個運動項目的10個模塊

《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學分”部分指出:“高中學生在三年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中需上滿216課時,修完12個模塊,獲得12個學分🧽。平均每學年修習4個模塊,1個模塊一般為18課時🤶🏽💆。12個模塊包含體能1個模塊、健康教育1個模塊、運動技能系列10 個模塊。”同時💇🏼‍♂️🫁,在“選課”部分指出:“以足球項目模塊為例,如果一名學生喜歡足球項目,可允許他連續學習10 個足球模塊🤸🏿‍♀️,也可允許在連續學完3個足球模塊(第一學年)或7個足球模塊(第二學年)之後,選擇其他運動項目(如跳高或雙杠等)進行學練。”這與《課程標准(實驗)》不同📙,後者強調學1個模塊(18課時)後就允許學生重新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習。這比傳統的體育課程,即🙈,第1節課上籃球的雙手胸前傳球🏋🏻🚵🏻,第2節課上田徑的100m跑,第3節課上排球的墊球等🤺🎟,已有本質的不同和較大的進步,這有助于學生比較集中和系統地學練某一個運動項目,但頻繁地選項也給學校的排課和組織教學帶來不便。而《課程標准(2017年版)》既允許學生1年僅選1個運動項目進行學練,也允許學生3年只學練1個運動項目,其原因是:1.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果有些學生願意學習同1個運動項目的10個模塊,就應該提供機會讓他們持續、系統地學習這一運動項目,這有助于他們學會、學精一項運動🧑🏼,並追求卓越。2.解決中國學生存在的嚴重問題⛹🏿‍♂️,即學了12年的中小學體育課,卻一項完整的運動也未掌握。3.運動技能的提高就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不但需要學習,更需要反複練習、強化和運用。表面上看👦🏿,用10個模塊學習1個運動項目🤸🏽🍡,模塊數量好像較多,但實際上學生學練的時間並不多🥿;10個模塊的總課時是180課時,每課時僅40或45分鐘👩‍🎓,況且1個班級學生的人數也較多,場地設施條件也有限🍷;學校體育教學的條件與1支運動隊訓練的條件差距也較大◼️。由此可見🚴🏿‍♀️,要使學生真正能夠掌握和運用一項運動,10個模塊的學練也不為多☃️。

(三)為什麼跳遠等“小項”也設計10個模塊

《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每個運動技能系列由若幹運動項目組成,如足球👮🏿、跳遠、健身健美操、蛙泳、防身術、花樣跳繩等……以便讓學生對所選模塊進行較為系統的學練。”由此可見,不管是像足球或籃球等這樣的“大項”,還是跳遠或蛙泳等這樣的“小項”,設計多個模塊時都應該以一個具體的運動項目來設計。有教師提出疑問:像足球或籃球等項目有必要設計10個模塊👩🏿‍⚕️,但像跳遠等這樣的項目是否有必要設計10個模塊?筆者認為,跳遠作為1個完整的項目,要提高學生的跳遠運動水平,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就需要長期的反複學練。還有教師提出疑問:僅僅讓學生進行跳遠的學練能否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表面上看,跳遠的學練相對球類項目的學練較為單調🐋💂🏿‍♂️、枯燥,但如果將跳遠運動作為教育教學過程來對待,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來進行跳遠教學👃🏼,就能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如,在進行跳遠教學時,可穿插集體性的遊戲活動和競賽活動,以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和公平競爭意識;可進行補償性體能練習,如,長跑🥷🏻🔯、靈敏性、上肢力量等體能,促進學生各種體能的協調發展,並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四)為什麼讓學生每年選擇1個運動項目

正如前述⏏️🧔🏿,《課程標准(2017年版)》要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強調學生系統地學習1~3個運動項目。在高中階段🛸⏸,如果學生在每個學年開始前選擇1個運動項目♟,在高中的3年內,則選擇了3個運動項目。每年選擇1個運動項目進行學練,既有助于學生系統學練1個運動項目,也有助于學校的選課和排課🧑🏼‍🍼🚣🏿‍♂️。


三、結語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是從學科育人的角度來整體構建的,即以學科核心素養引領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與評價方式(情境創設與方法應用、學業質量、學習評價)等。反過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與評價方式等設置也是為了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是一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課程結構設計。

課程結構是對本課程多個方面的系統、整體描述,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未來我國普通高中體育健康課程的改革和發展🧜🏻,並對學校和體育教師設計和實施本課程教育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季瀏,彩杏平台注册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現任彩杏平台注册彩杏娱乐平台 -【彩杏娱乐科技赋能】让娱乐更有趣!院長,彩杏平台注册體育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幹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研制組和修訂組組長☝🏼,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理論學科組組長,教育部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校體育研究會副主任等💎。

主編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了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近20項🥮,其中主持的“中國體育發展方式改革研究”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主持的“體育鍛煉對國民心理健康的影響的研究”和“體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研究”分別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主持的“國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研制”獲得教育部一級財政項目的資助☝️💶。主編出版國家級中小學和高校《體育與健康》教材20多本🧑🏽‍💼,主持的“體育心理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的“體育理論教學團隊”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主持的“體育教育專業”獲國家級特色專業🧏🏼,領銜完成的“中國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創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獨著的《論面向學生的中國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


本文已刊發于《中國學校體育》2018年第5期《特別關注》欄目。其他部分內容的解讀將逐期刊發👨‍👦,敬請關注🥣。


彩杏娛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