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體育教育系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傳達最新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分享本系黨員志願服務心得體會,交流討論疫情防控形勢下黨員的使命與擔當。體育教育系教工黨支部書記李琳主持會議並講話🧥。
一、李琳書記做報告:“學習政治局會議精神”
李琳書記傳達了最新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應勢應時不斷調整防控措施🛀🏽。我們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控考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現在疫情仍處于高位,遠沒有到可以松口氣、歇歇腳的時候。我們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揚鬥爭精神,堅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堅決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依靠人民群眾,打好人民戰爭。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爭的行動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二、志願者心得體會:抗疫一線的平凡與不平凡
2022年3月下旬以來,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體育教育系黨員教工們第一時間響應上級號召,紛紛奔赴抗疫一線,昔日的園丁化身校區和社區的“守護者”,在抗疫一線築起一道道堅實的“紅色堡壘”。部分志願者在會上分享了各自的抗疫故事🫳🏼。
1.舍小家、為大家,譜寫動人讚歌
體育教育系教師、院長助理胡玉姣老師的孩子今年將參加中考👮🏿,正處于備考的關鍵期,非常需要媽媽的關心、照顧,但胡老師得知閔行校區的防疫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援助,毅然于第一時間提交入校申請逆行入校抗疫👳🏻♂️。入校之初,胡老師以調度員的身份在本科生公寓核酸監測點協助核酸檢測工作,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學校劃分片區管理後,她便把全部精力用于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之中,通過視頻會議🌎、單線電話聊天、微信談心等方式和學生溝通,做一個知心姐姐🚣。
胡玉姣老師在協助核酸檢測工作
何耀慧老師家中有兩個寶寶,但她所在的小區疫情形勢嚴峻,何老師顧不上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子,相應黨的號召𓀎,成為小區的市級下沉力量黨員志願者的一員👨🏿🎤。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小區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何老師說:“現在我們小區已經轉為防控區,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夠起一點作用,我感覺非常欣慰。”
何耀慧老師在抗疫現場
2.人民的“搬運工”💁🏽♀️,傳遞信心與力量
陳瀧老師在疫情剛開始之際👩🏼🎨,便報名了小區志願服務,協助核酸檢測和分發抗原📑👩🏻🎤,並將抗疫物資派送到各個樓棟。4月中旬,陳老師從正在校內抗疫的陳海濤院長處了解到中北校區人手緊缺,當即申請返校抗疫🍨,加入校內物資運送和隔離人員的輸送隊伍。陳老師說:“我們是黨員🌰,應該挺身而出,投身到小區、學校的抗疫行動中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陳瀧老師在派送抗疫物資
3.精心組織調度,精准協力攻堅
楊陽老師是所在的小區的第一批抗疫志願者👮🏼♂️。在抗疫行動籌備會上,大家感受到了酸檢測工作的壓力,小區樓間距比較窄,老年人比較多,交叉感染風險大🙅🏽♀️。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楊老師拿出了體育教師的看家本領🔐。他組織小區裡年輕的志願者,在核酸檢測的前一晚分成不同的組別,預先編排路線圖🧑🏻🤝🧑🏻,安排好各個節點的志願者,並提前操練流程👘,保證了第二天的檢測安全🫰🏽、有序地進行。
楊陽老師在分發抗原
4.同心同德🤦🏽,夫妻共抗疫
陳贏老師在3月底接到小區居委的征集通知後,就申請承擔了樓棟志願服務👨🦽➡️,他的愛人則成為一名配送志願者。他們負責抗原發放🏋🏻♂️、核酸檢測的登記𓀃、組織🧑🎓,忙得不亦樂乎,當然🟧,還有協助愛人一起進行物資配送。陳老師說🧃:“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每個人平平安安,保持好的心情。”
陳贏老師在登記抗疫信息
杜舒書老師也是和愛人一道加入了小區的志願者隊伍👩🚀🍁。他倆承包了4個樓棟的生活垃圾收集🔽,挨家挨戶幫大家清運垃圾🚵🏿。杜老師說,抗疫最大的收獲是拉近了人際距離。經過這次抗疫,樓棟的鄰居間變得非常熟絡🧎🏻♂️、親切,昔日的陌生人變成一個大家庭。疫情無情人有情🤙🏻!
杜舒書老師在派送抗疫物資
5.忙裡偷閑🎷,科研達人守護家園
董毅、孫朋、張喆三位老師平日忙于科研工作,但他們在居家辦公之際,也按捺不住守護小區的愛心🛋👲🏿,紛紛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所在小區的志願者活動,為鄰居們搬運抗疫物資、分發抗原、給樓道及電梯消毒👩🏽🔧、清運垃圾等🧑🏻✈️,為小區的防疫工作獻上一份溫馨的力量♜。
孫朋老師在給電梯消殺
三、全系交流討論:使命與擔當
全系黨員就疫情防控形勢下黨員的責任進行了深入地交流討論,大家紛紛表示,要繼續走出家門,開展抗疫志願服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繼續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志願服務中彰顯使命擔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大上海保衛戰💆,履職盡責🥐👰🏿,堅守到底☞!
文字🔀:李琳、杜舒書